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,传统的反诈宣传方式已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。西安光之影科技打造的反诈骗教育基地,以 “沉浸式体验 + 科技互动” 为核心,将前沿技术与真实案例深度融合,构建起集警示、体验、学习于一体的反诈教育生态。这里不仅有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剖析,更有三大核心互动产品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筑牢反诈防线。
某高校学生小林在社交平台看到 “兼职刷单” 广告,初期完成小额任务后迅速收到佣金。当她按照 “客服” 要求连续投入 5000 元 “流动资金” 时,对方却以 “任务未完成” 为由拒绝提现,最终失联。此类案件在青少年群体中高发,反诈骗教育基地通过触摸屏互动体验设备还原了小林的被骗过程,从弹窗广告到虚假 APP 操作界面,每一步都与真实诈骗场景无缝衔接,让参观者直观感受 “小额返利诱骗 — 大额投入套牢” 的典型套路。
退休老人张叔接到 “某地公安局” 电话,对方以 “涉嫌洗钱” 为由,通过伪造 “通缉令”“警官证” 获取信任,要求将 20 万元存款转入 “安全账户”。在电信诈骗电话机体验区,参观者可亲自接听 “公安办案人员” 的电话,体验者需在 “权威恐吓”“时间压迫” 的话术陷阱中做出选择 —— 正如张叔的遭遇,设备会实时反馈错误决策的后果,让 “公检法不会设立安全账户” 的认知深植于心。
白领小周为购买稀有游戏装备,在非官方平台结识 “卖家”,对方以 “账号验证”“押金担保” 为由,诱骗其向陌生账户转账 8000 元后拉黑。反诈骗教育基地的电诈双面人模拟系统,通过 “卖家” 与 “诈骗犯” 的双面形象切换,揭露看似正规的交易流程背后,实则是 “低价诱惑 — 制造焦虑 — 紧急催促” 的连环骗局。当参观者走进感应区,屏幕上的 “卖家” 会瞬间变脸,讲述小周案件中诈骗分子的心理活动:“他越急着要装备,我越能拿捏他的软肋。”
作为基地的 “人气产品”,55 寸触控一体机整合了网购刷单、ETC 诈骗、冒充客服等八大高发场景。以 “冒充客服退款” 为例,用户可触摸操作模拟界面:从 “快递丢失” 的诈骗电话弹窗,到 “点击链接退款” 的钓鱼页面,再到 “输入银行卡信息” 的陷阱步骤,系统会实时标注每个环节的诈骗特征 —— 如虚假客服的 “00 开头境外号码”“索要短信验证码” 等细节,让青少年在操作中掌握 “三不一多”(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)的防范准则。
定制模拟办公电话机搭载了专业配音团队录制的 12 种诈骗脚本,从 “中奖退税” 的欣喜诱惑到 “家人遇险” 的紧急胁迫,体验者需在通话中辨别话术漏洞。例如在 “冒充领导借钱” 场景中,电话那头的 “领导” 会用威严语气要求 “秘密转账”,设备会根据体验者的回应触发不同剧情:若选择 “当面核实”,则解锁 “成功避骗” 结局;若直接转账,则播放真实案例的资金损失记录,这种 “试错式” 体验让防范意识更深刻。
在 55 寸触摸一体机与感应器的配合下,系统塑造了 “快递员”“网友”“投资顾问” 等 6 类诈骗分子形象。当参观者靠近屏幕,原本笑容可掬的 “快递员” 会突然切换表情,揭露 “上门取件实为套取家庭信息” 的阴谋;点击屏幕上的 “心理剖析” 按钮,还能观看诈骗分子的自述:“我越热情,受害者越容易放松警惕。” 这种 “表象与真相” 的强烈反差,让参观者直观理解 “诈骗分子就在身边” 的现实,强化 “知人知面不知心” 的警惕性。
西安光之影科技www.gzhiy.com的三大产品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形成了 “认知 — 体验 — 反思” 的完整教育闭环。在学校,触摸屏互动体验设备成为课后实践工具,让学生在模拟游戏交易诈骗中学会保护账号安全;在社区,电信诈骗电话机常配合老年活动开展,帮助老人识别 “保健品诈骗” 的话术套路;在金融机构,电诈双面人模拟系统则用于警示客户,防范 “高息理财” 背后的非法集资陷阱。这些设备既能单独部署,也可组合形成 “反诈体验馆”,灵活适应不同场所的教育需求。
反诈骗教育基地的价值,在于将抽象的防范知识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的具体体验。西安光之影科技通过触摸屏互动体验设备、电信诈骗电话机、电诈双面人模拟系统三大核心产品,让 “看案例” 变成 “临其境”,“听警示” 变成 “亲体验”。当每个参观者都能在互动中看清诈骗套路、掌握防范技巧,全民反诈的防线便会愈发坚固。在科技与教育的双重加持下,反诈骗教育基地正成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 “隐形盾牌”,为构建无诈社会注入持久动力。